Hi,欢迎来到科易智造网!
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成果>详细页

天然动力•发电机

行业:电子和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

类型:发明

成熟度:正在研发

交易方式:完全转让,资料待完善,资料待完善,许可转让,合作开发

应用领域:新能源与节能

立即咨询
技术内容

 

天然动力发电机相关问题简介

 

  目前发展模式引发的思考

瓦特看见火炉上的水壶冒着热气灵感一动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从马车里解放了出来,用蒸汽动力取代了手拉肩扛,从而拉开了人类工业化的序幕。为了满足对动力的渴求,内燃机应运而生,并因此而发明了电,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现在放眼这个世界,现在没有哪个行业能离开电,没有那个技术领域不依赖电,从高科技应用到每一个家庭的洗衣做饭都与电息息相关。那么,电是从何而来的呢?就现有的技术水平而言,大致有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水能发电,火力发电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潮夕发电和生物发电。风能和太阳能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以及成本的原因现在还未能并网只能做区域应用;核能发电也由于成本和安全(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原因不能大面积推广(这次日本的核泄露教训可能更深);水电虽然成本高,对环境的破坏也很严重,但它能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效益,所以采用者众但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而被广泛推广的仍然是火力发电了。请看:转了一大圈,又回到瓦特的蒸汽机上——燃烧煤,油来获取动力。这说明人类的工业革命是建立在对其他资源的消耗上,这同时也就注定了这种工业革命的掠夺性和短命性。从蒸汽机发明到现在的两百年里,局部的和世界的大小战争接连不断,虽然他们打着各式各样的旗号,但真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资源。直到200年后的今天,人们才发现这样发展下去,地球上的资源已经支撑不了几年。再者假说,我们这个星球上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可那些森林般林立的烟囱冒出的滚滚浓烟和蚂蚁般爬行的汽车排放的废气,足可在短期内招致大祸临头。

  人类对新能源的期盼:

    面对目前的现状,人类不得不又一次地向大自然低下了头,世界气候大会的规格年年在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由美国主导的几场世界金融危机从正面警告人们:离开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必将在零和游戏中把贫富推向极端,最终导致资本市场崩溃,反过来又给本来脆弱的实体经济雪上加霜。

现实世界就这样把人类的前景刻画的这样黯淡,一方面是世界发展与资源匮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是虚拟经济必然破灭的虚假繁荣。就目前而言,这是个无解的结局。

人类进步期盼着新能源,世界发展必须创造新动力!

  专利技术介绍

重力(即万有引力,它俩的区别在于两个质心连线和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上,地球表面通常忽略不计)妇孺皆知,俯拾即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重力在科学界,一直扮演着很累赘的角色。科学家千方百计提高动能以克服重力产生的摩擦阻力,但一次次的工业革命都未摆脱对其它资源的依赖,目前的地球环境已经证明了这种工业革命的掠夺性和短命性。

重力既然是一种力,为什么不叫它服务于人类呢?

天然动力、自然动力就是通过对自然界最普遍的自然现象的进一步认识,并把这些自然现象作为创造对象,用最大胆的想象力组合这些自然现象使其凝聚成各种力,进而对组成各种力的材料进行优选,挖掘材料的内在潜质作为动力源而开发的动力,

技术特征:利用磁性材料同时具有磁力和重力(引力)的特点,通过磁重力的人为操控,把磁重力作为动力源,通过重力磁力平衡装置巧妙转化生成另一种力,然后经由结构本身的杠杆原理进一步放大,用近乎原始的办法转化成为人们所需要的动力。动力非常的清洁和廉价。这将为人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利合作意向和投资领域:

    纵观目前各个产业对动力的依赖程度,电作为清洁能源已经和人类息息相关,和电相关的基础设施遍布各地,渗透到了所有技术领域。所以!专利动力布局电力产业用来发电为最佳选择,为防止垄断而造成技术进步慢,效率低下,本人意欲在源头上将此专利分割,以利互相竞争以便提高:

1     民用电机开发:        

2      轿车用动力开发:

3      城市公交及客用动力开发:

4      大型机械动力开发

  市场分析:

前两节我们从目前现状出发,已经分析了现有这种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如何用新动力来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最终取代这种发展模式,这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并且是当前世界的一个沉重的责任和任务。地球环境在变坏,气候变化反复无常,各种灾难接冲而至,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接二连三,人类对新动力的渴望不约而同的达成了共识,所以现在不是座谈新动力有没有市场的问题,而是如何用新动力尽快取代目前的发展模式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和改变了如下问题:

1        人类发展与资源消耗的问题。

2        地球环境和气候变坏的问题

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4        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市场预则:

这是2023125上网搜索中国电力结构得到如下数据

70%左右的电力来自于火电,17%来自水电,风电与核电各占5%,光伏只占3%

中国电力结构仍然以火力发电为主,而且主要是煤炭发电,天然气发电占比很小,而风电和光伏发电加起来有超过24%的装机量,但发电量加起来只占总电量的9%多一点,整体贡献还比较小。

另外,核电以2%的装机量贡献5%的发电量,水电以17%的装机量贡献18%的发电量。这样的电力生产结构决定了电力消费结构的非清洁性,也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和关键因素。

2023831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布《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该报告提及,未来三年,全国电力需求仍保持刚性增长,预计全社会用电量2023年达到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4%2024年达到9.5-9.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5.2%2025年达到9.8-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4%-4.8%

这里就有需要替代的火电数量:9.6万亿千瓦时*70%=6.72万亿千瓦时,我们以一台10千瓦时的发电机计:它一年的发电量是10*24*360=86400千瓦时。6720000000000/86400=77777778台发电机。假如建一个年产1000000台的厂子,需要7.7年才能满足,当然这只是比方,但由此可以看出,民用电机的市场有多大。

  竞争力分析:

由于是专利技术的投入,虽然行业才进入导入期,但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进入门槛高,加之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同于其他专利,它保护的不是什么生产工艺技术之类的东西,而是经典力学里的基本作用力:重力、磁力、弹力及其组合,什么样的伪装能逃过这些最简单的基础东西来检验呢?!这是其一。

第二,重力做功一直是科学家的梦想,有史记载的只有20世纪初尼古拉.特斯拉的《重力动力学》设想,但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本发明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前沿科技和领先技术,它的创造性、独占性、唯一性将使与其竞争者只能望其项背。

第三,在专利保护的20年内,由于其核心技术的独占,完全可以完成一个行业从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过程。其它企业只能合作而不能仿造。国内如此国际也一样。

第四,这个发明的实施将牵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新布局,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一切燃油燃煤的产能都在淘汰之列,包括成本高且受季节挟制的风能也不例外,有多少相关厂子要倒闭或者取缔,最理想的出路是在相关产业上进行嫁接,没有必要那些风投资金来参合重复建设。当然这需要国家战略配合。

  投资效益概算

这里只以第一项民用电机开发为例做一简单介绍:

1,直接效益:(财务效益)

A投资估算大多以已建项目作为类比,如生产能力估算法,比例估算法等,而我们的项目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生产规模都是其他生产商无法比拟的,所以 就以一台10千瓦的电机为例做一个简单估算,要达到何种规模以此类推就是了。

B 一台10千瓦的发电机24小时的发电量是24×10=240千瓦,假定一个家庭配备一台,自用10度。余230度,电力系统稍加改造,用电户就成了送电户,一个家庭一年的送电量360×230=82800度。每度电以现在的价格0.5元计:82800*0.5=41400元,此为收益。

C 单台成本:1 ,动力系统大体在10000~15000元左右,2 ,传动系统大体在10000元左右,3 ,一个10千瓦的发电机大体也就10000~15000元左右,合计3~4万元上下,再加利润、运输等等外加10000元,一台10千瓦的发电机为5万元左右。运营成本因为不消耗其他资源,机器的寿命只与材料的质量相关,所以运营成本相当低暂不计。寿命以四年为一周期。(这些数字只是本人大概的估计,不代表生产商定价,其实所谓专利者,合法的暴利也,)

回报:第一年投资回报率:41400/50000=0.83即:83%

也就是说,当年收回投资的83%,以后三年净赚,如此高的回报率加之清洁能源,没风险可考虑。

E 拓展: 我国农村由于宽松的居住环境家家可以配备,农村人口大约9亿~10亿,平均5口一家,就有2亿个家庭,2×82800=165600亿度电,16.56万亿度电是个什么慨念?长江三峡一年的发电量600800亿度,取中间值700亿度,165600÷700=236个三峡。而这种设备的成本为:50000×2.亿家=100000亿元,长江三峡的总投资约为18002000亿元,100000÷1800=55.657个三峡,就是说:我们用57个三峡的投资创造了236个三峡的效益。假如:国家一次性投资发给老百姓,每度电回购时压低0.2元,165600×0.2=33120100000/33120=3.0年,即国家可在三年收回全部投资。而老百姓每个家庭每年增加:82800×0.3=24840元,这才叫双赢!

2 间接效益:(国民经济效益)

A 节约了多少吨煤?吨煤的发电量有国标。

B 减少了多少污染排放?吨煤的污染排放也有国标。

C 拉动上下游众多产业链的高速成长,如磁铁制造(我国的稀土大有用处了),电磁铁生产,电机制造等等。

D 如此清洁的动力必然推动大批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间接又为国家节约了资源。

E 随着此产业的不断成长壮大,大批的火电厂必然被淘汰,淘汰厂子的产值也就是本产业的间接效益,

F 此前国家扶持的高成本产业如风电等必然转型,因为一台风轮机的成本几乎是这种发电机的几十陪,无立足之地。

G 因为掌握了专利核心技术,准入门槛高,只能合作开发而不能仿造,这就为这个产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此产业的效益也得以保障。

其他三项的投资效益我就不一一细说,

 社会效益分析

1 国家层面:

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在经济转型中经历了多次的阵痛,教训相当惨重深刻,以至于在对外贸易中几乎丧失了“发言权”和“定价权”(见商务部最近几次的发布会)。知识产权在WTO框架下倒成了打击中国的锐利武器,目的和现实就是把中国变成贴牌和低附加值的世界工厂,把资源送给别人,把污染和环境破坏留给自己。痛定思痛,国家领导人提出了“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号召,本人基于对中国现状的认识,从人类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高度出发,发明了解决目前全球困境的产品。就个人而言,我着眼于全人类,科学技术无国界,人类进步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自己的追求目标;对于我的国家,“发言权”和“定价权”交给你,如何“调结构”,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以及如何知识产权保护、怎样进行发展战略布局、产业谋划、寻求突破方式等,本人无权过问。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因为这个发明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连我本人都吃惊的地步,所以没有必要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再进行包装。

2 社会层面:

A 拉近城乡差距,彰显社会公平。因为这个产品的实施农村方便与城市,而农村如果实现电器化,环境优于城市。

B 对老、少、边、貧地区是一个极大的支持,用电不用发愁而且承担了供电的责任,弱势群体经济上得到改善,收入大大提高。

C 农村的文化、教育、和卫生的面貌会因为电器化而大幅度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品也会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大大提高。

D 电器化必然带来信息的快捷方便,这将给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契机,当地的特产也会在信息化的流通领域占一席之地,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E 无其他资源消耗的发电机运行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也不带来任何环境污染,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这个星球的环境质量会是个什么样?

农村电气化的普及将真正拉开中国内需的序幕,庞大的需求市场会刺激电器工业高歌猛进,那时的gdp才得以真正的体现中国经济。

总而言之,本发明带给社会的是百利而无一害,从社会层面讲,可以说这是一个无风险产业,留给社会的全是效益。

   结束语

成果很简单,简单到儿戏的程度。但是,这种简单体现了一个科学家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沉甸甸的责任,这种简单反映了一个科技工作者对人类发展的深思和远虑,这种简单同时折射出发明者辛勤的付出和劳动,他必须站在历代科学巨匠的肩膀上,在他们的思维中浴火重生,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成果促进人类进步,推动世界良性反展。

所以!当一种事件简单到能让世界受益的时候,他就变得不简单了。

 

 


辅助说明材料下载